先来做个多选题: 如果这些选项基本都踩中了你的雷点,不用太着急给自己下结论。这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容易暴躁、情绪不稳定的人,而是说明你对不确定性的忍耐程度可能很低。 生活中,我们对不确定性的忍耐程度其实影响着我们对许多事情的看法和应对方式。 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高的人会将不确定的情境看作是挑战,并对此充满好奇心和兴趣。 而容忍度低的人则相反,碰上不知道结果、不在自己掌控中的事情,就会坐立难安,变得暴躁、冲动。有时,ta们甚至可能会为了摆脱不确定性带来的煎熬,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 因此,如果是后者,ta们可能会常常被人误认为是脾气不太好、咄咄逼人,而ta们的处事方式也会给自己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如果你正是一个会为不确定性事件而抓狂的人,今天的内容或许可以帮你进一步了解自己为何会如此,以及如何减少不确定性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急于摆脱不确定性,使人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考 什么结果比“坏的结果”更可怕?对难以忍耐不确定的人而言,那一定是不知道结果。 尤其这个悬而未决的事件对ta们的生活影响较大时,ta们会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和恐惧,因此哪怕是一个既定的糟糕结果,也比没有结果来得强。 Arie Kruglanski于1993年提出了认知闭合这个概念,描述的正是这种心理状态,即“个体在应对不确定的情境时,对于确定性答案的强烈愿望”。 一个人对不确定性耐受度越低,则意味着ta对认知闭合的需求度越高。这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 抓住(seize):我们会拼命搜寻所有能够获得的信息,不惜一切地核实和确认,希望能够获得一个确定的答案。 冷冻(freeze):进入这个阶段,我们往往会放弃理性思考,仅凭直觉做出判断。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我们获得确定的答案,我们就开始刻意地不去想它,想要保护这种闭合的状态。 如果在第一个阶段我们已经获得了「自认为」足以确定答案的信息,就可能止步于此,而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我们已经无法忍受下去,会以简单的认知结构去快速处理信息、做出决定。 也就是说,虽然追求认知闭合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在压力状态下,放弃理性的思考和判断的我们,会做出最容易做到、最能预料到结果的选择。 尽管让自己心里好受了,但这选择也许不是明智的,可能对真正想要的结果来说适得其反。 比如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第一个情况中,如果是难以忍受不确定性的人迟迟没有收到喜欢的人的回复,ta们会开始出现一些压力念头: “ta是不是不想理我了?” “我说的这句话让ta讨厌我了?” 这些念头会极大提高ta们对认知闭合的需要,即产生对确定性答案的强烈渴望。 Ta们会先拼命搜寻一切信息,比如翻看对方的朋友圈或是其他社交账号,看看对方是否有更新动态,来判断是不是故意不理自己。 如果还是无法获得答案,认知闭合的需求会使ta们放弃理性思考其他的可能性,主动制造一个确定的结果。 在这个例子中,既然无法获得对方“没有不想理自己”的确定答案,那么ta们从心理上就会倒向“对方一定是不想理我了”的确定答案。 认定了这个坏的答案后,ta们可能就会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比如给对方发送连环消息,质问对方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了;或是直接删除对方联系方式;还可能选择关机直接失联等等。 这些应对方式在旁人看来可能都有些冲动和偏激,不过这正是压力过大时,难以忍受不确定性的人最容易做出的典型行为。 压力过大时, 最常出现这两种糟糕的选择 总的来说,压力状态下,人们为了逃离不确定性带来的折磨,最容易做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回避或是主动追求坏的结果。 回避意味着什么都不做,那么一切可能的后果都不会发生。 某种程度上,这能帮助我们维持认知闭合的感受,即一切没有变化,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 比如: • 明明想要告诉对方一些事情,但害怕对方不会同意,宁愿不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要求; • 对现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不满意,但想到辞职可能面对的风险,依然选择不改变; • 在亲密关系中被虐待、长期感到痛苦,但你不知道提出分手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一直待在这段关系里; • 我们所说的“拖延症”,有时候也源于对不确定感的回避,因为害怕自己做不好,所以一直拖延着不去做它,只要不做就不会搞砸。 而另一个选择,主动追求坏的结果更为极端,即为了追求一个确定的答案,宁愿提前选择一个坏的答案,而不是继续痛苦地等待下去。 比如: • 给暗恋的人发出短信后,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回应,干脆拉黑了对方; • 一场比赛进行到最后,因为不堪压力而选择提前退出; • 永远只能主动追求对方,要求对方第一时间给出确定的答案,而无法接受慢慢发展,若即若离的过程。 可以发现,这也是为什么这类人容易承受更多误解的原因。在逃避不确定性的过程中,ta们确实容易做出一些容易伤害到他人、伤害自己的行为。 这几种思维方式, 正是产生压力的罪魁祸首 你可能发现了一个让人害怕不确定性的关键要素,那就是压力。 在压力状态下,人们对认知闭合的需求才会显著的升高,从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生活中,除了客观存在的压力之外,其实许多压力来源于我们的想象之中。 心理学家贝克认为,当我们执着于一些并不存在或者完全错误的认知,它们往往会导致负面的思考、情绪和行为,更容易在不确定性事件下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和恐惧。 那么这些并不存在或者完全错误的认知,具体有哪些呢? 1.情绪化推理(emotional reasoning):对某件事情有着强烈的情绪反应,就认为这件事是符合现实的,而忽视其他的证据。比如,朋友没有及时答应周末的邀约而感到受伤,于是忽视了对方最近周末有要紧事的可能性。 2.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仅仅根据一个不好的细节,或者一件事的微小的缺陷,就概括得出这件事一定会失败。比如,面试有一个问题回答得没有让自己满意,就笃定这次面试一定不会通过。 3.度人之心(mind reading):坚信自己懂得他人的心思,而不考虑其他的可能性。比如在工作中无端地揣测上级的心思,“他一定觉得我很差”。 4.不公平的比较(unfair comparisons):根据完全不符合实际的标准来解释和推断,并且只和比自己好的人比较,得出自己很差的结论。比如,因为自己目前工作和念书都还没有着落,就觉得自己今后一定不如那些已经找到工作的人。 5.“应该”式的陈述(Should Statements):认为自己和别人“应该”怎么做,并且认为,一旦没有这么做,后果将会非常严重。比如觉得吃完饭应该立刻洗碗,否则这件事会被遗忘,厨房会滋生非常多的细菌,变得臭烘烘的。 对照以上这些歪曲的认知,再检查自己的思维和陈述,你也许就能发现,当你处于不确定中时,正是这些错误的认知在使你恐惧。 减少不确定带来的影响, 从改变对它的认知开始 面对那些歪曲的认知,你可以试着改变它们,尝试对自己进行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通过改变歪曲认知,继而改变情绪和行为,减少不确定性带来你的负面影响。 首先,试着检验自己那些负面的自我陈述和想象,用一种新的方式和自己开展内部对话。 分析你对自己说的那些话语的结构,比如“我一定会失败”。 主语“我”指代的是什么?我是一个整体,是“我的呼吸”、“我洗脸”、“我吃饭”都会失败,还是什么会失败? “一定会失败”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有什么依据? 你还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去检验你得出的结论,结果可能会发现,那些不好的结果并没有如你害怕的那样发生。 除了尝试认知重建之外,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尝试从心底里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不确定性才是唯一确定的事。 生活就是关于未知的,关于不得不改变,关于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情况下,把握住眼前这一刻,并尽可能地享受它。 不确定性本身也并不可怕,是我们对它的想象赋予了它攻击我们精神的力量。 我们可以给予它力量,也可以收回,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思考如何应对不同的结果上。久而久之你或许就会发现,自己具备面对任何结果的能力。当你做到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再对不确定性感到害怕了。